Skip to main content

曲线作为后期调整画面的神器,相信大家对于它并不陌生,即使是对曲线再陌生的小伙伴也一定在照相馆看见摄影师傅处理后期照片时对于曲线工具的操作。但很多时候大家都是随缘碰运气的调整,相信很多的小伙伴对曲线并不太理解,运用起来应该都是随缘调整。为了可以更加得心应手的运用它,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曲线的原理以及其使用方法吧。

说到曲线调整,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直方图来方便理解,直方图是对一张图片的亮度信息的统计,可以帮助检查照片的曝光情况,在不同的光环境下屏幕显示的图片效果不尽相同,因此直方图可以帮助我们掌控曝光情况。如图所示直方图的横轴表示亮度,最左亮度为零,即黑场,最右亮度为255,即白场。纵轴则为像素数量。在直方图中的某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某个亮度的像素数量有多少。曲线的作用就是为了调整直方图中不同亮度的强度。

相信S曲线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操作,有过美术基础的小伙伴更加容易理解,即高光提亮,暗部压暗,是画面效果对比更加强烈、增加通透感,整体曲线呈现“S”型。反S”曲线与“S”型曲线相反,较多用于一些偏日式的性冷淡风格,降低对比度使画面更加柔和。

对于“S”型曲线,真的又只是“高光提亮,暗部压暗”这样吗?这里我找了一张图,按照一般小伙伴的做法做了一下“S”型曲线。

乍看之下图片对比度的确增加了,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S”型曲线真的是增加对比度这么简单吗?具体又如何增加呢,回到之前说的横纵坐标。在直方图中,横坐标代表亮度。纵坐标代表像素数量;根据对比度的概念: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因此,我们可以将曲线斜率理解成画面的对比度。初始阶段的曲线我们可以理解成为y=x的函数曲线,那么“S”曲线表面增加画面对比的条件其实是以降低暗部跟亮部对比度为代价的结果。实际上对比度增加的只有中间斜率提升的部分。

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左下角的暗部,跟灯泡灯丝的亮部,细节是有损失的。这里有一些调整曲线的小Tips小伙伴可以参考参考,从而在增加对比度的同时不至于因为过度而产生细节损失。

1、用标记工具在高光和暗部进行标记

2、在曲线里面通过抓手将标记点在曲线上标记

3、对曲线的标记点进行调整

对于图片可以有技术表达和艺术表现两个层面,并没有对错之分。构图、曝光、白平衡等客观的技术可以表达对画面的掌控。而艺术表达是包含创作者主观的表达意图和对画面的理解,虽然不得不承认有部分艺术表现挣脱客观基准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设计领域更应该基于理性的清楚表达和艺术表现。很多小伙伴在刚开始处理图片的时候往往会跟着感觉随缘调整,冠名以意境,从而导致细节的损失和表达。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有任何问题欢迎私信一起讨论。

文章作者:大年初一
马克笔设计留学助教

0 0 vote
Article Rating
订阅
提醒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